
新桂阳5月29日讯(通讯员 邓莉玲)“接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黄色预警,未来24小时我镇全域处于高风险区!”5月27日上午10时,桂阳县太和镇应急指挥中心的预警提示音划破长空。面对即将来袭的强降雨,这个地处湘南山地丘陵区的乡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镇村干部以“汛”为令,在全镇110余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汛攻坚战。
一、全域联动:织密立体防护网
自接到预警信息后,太和镇迅速响应,县联点领导县委常委、副县长夏红及县政协副主席李鲁第一时间赶赴太和镇应急指挥中心,与镇党政主要领导共同坐镇指挥,完成三级应急体系构建。镇防汛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挂帅,全面统筹指挥调度、资源调配与形势研判工作;各村组建由驻村领导、驻村干部、村支书、民兵构成的应急分队,冲锋在前执行巡查排险、群众转移等关键任务;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防控网格,确保信息及时收集、险情快速处置。
全镇各村即刻启动“白+黑”全天候巡查模式。溪口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先锋队,对水库实施24小时不间断轮值监测,并及时清理排水口淤积物,消除潜在隐患。全镇14个村(社区)也迅速召开防汛工作会议,结合本村实际,科学谋划、周密部署各项防汛举措,全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线。
按照上级要求,各村驻村干部迅速下沉一线,对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防汛避灾巡查。驻村领导、驻村干部与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全面排查,对辖区内电站、山塘水库开展专项排查。截至28日8时,全镇累计出动巡查人员500余人次,全面排查重点区域100余处,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。
二、硬核保障:构建应急双防线
在扎实推进防汛工作的同时,太和镇坚持“物资+宣传”双管齐下,全力织密防汛安全网。镇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多部门启动物资应急调配机制,目前已储备编织袋3万个、抽水泵6台、救生衣80件、应急照明设备2套等防汛物资,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,确保物资储备充足、调度迅速、随需随用。
宣传引导与实战演练同步发力,全方位提升群众防灾自救能力。各村充分运用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矩阵,通过乡村大喇叭高频次播报防汛知识,累计广播宣传20余次;依托微信工作群、村民联络群等平台,精准推送防汛预警、避险指南等信息80余条;组织党员干部、志愿者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累计入户宣传400余户,发放防汛手册、避险明白卡等宣传资料800余份,让防汛知识家喻户晓。
此外,部分村(社区)结合实际开展“沉浸式”防汛演练14场,300余名村民积极参与。演练模拟暴雨引发山洪、房屋进水等紧急场景,重点检验群众应急响应、转移路线熟悉度及避险场所使用能力,通过“以练促防”的方式,切实提升群众面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水平。
三、生命至上:暖心安显担当
在防汛减灾的关键战役中,人员安全转移安置成为守护群众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太和镇迅速启动“应转尽转、应转早转”机制,镇干部紧盯各村转移进度,实时动态调度。截至目前,全镇14个村已完成群众安全转移工作,累计转移23户45名群众,集中安置于应急避难场所,确保每一位受灾群众都得到妥善照料。
“阿婆,抓紧我!咱们马上上车!”27日傍晚,镇应急队成员欧阳晓宏背起当家村93岁留守老人紧急转移的一幕,被村民用手机记录下来。这温情瞬间,正是全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生动缩影。为确保特殊群体“一个不落”,太和镇建立精细化“特殊群体关爱清单”,针对独居老人、残障人士等13名重点对象,实行“一人一策”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以背、抬、扶等方式,全程守护特殊群体转移安全。
镇党委书记胡祖光在防汛调度会上立下军令状:“全镇党员干部要当好‘守夜人’,用我们的坚守换群众的安眠!” 100余名镇村干部主动请缨,驻守36个防汛哨所,彻夜巡查值守,以灯火通明的坚守构筑起防汛安全屏障。
疾风知劲草,危难显担当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汛情大考中,太和镇以“速度+温度”的硬核举措,在暴雨中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,彰显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智慧与力量。
责编:刘美灵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桂阳县樟市镇秸秆归田变沃土
四里镇:“三向发力”推进素质培训,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
临武的石头会“唱歌”
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
桂阳县桥市乡:“三训提质”激活乡村振兴“头雁”动能
我县开展2025年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
桂阳大道绿化工程启动建设
深入推进“六大新行动” 全面实施“七大攻坚”丨塔背路建设提速攻坚 预计12月实现全线贯通
下载APP
分享到